文章ID:178379时间:2024-07-27人气:
关于李白,他是一个什么的人?没有人知道!你们肯定会不服气说:豪迈,飘逸,有雄才大志……诸如之类,数不胜举。可是那是小学课本,中学教材中的形象。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不是一个贬低李白的人,相反我深深被他吸引。可是。
得意须尽欢,待沾酒长歌绘人间,这就歌词说出那种精髓。李白喜欢喝酒,经常以酒来论诗,李白酒量有多大,他的诗就写得有多好。这或许是对的吧?反正他酒量有多大,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知道他的诗写的很好。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称赞李白:“千载独步,惟公一人”。这句话说的是那么的豪气,契合那种笑看人生的人生境界。韩愈对李白极为推崇;在《调张籍》有言“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有这句话,我们应该赞一下,你们说是不是?韩愈曾说过,谁若是想贬低李杜诗篇,则就是蚍蜉撼树,不自量力!谁能长剑挑尽人间知冷暖,纸扇墨客回眸间随口的唐诗传了千年。看流云任时间唱不完这清弦,一袭白衫鎏金鞍,那年你愤世出长安,到了洛阳赏牡丹,得知己千杯不停盏,朝如青丝莫等闲,叹骨中侠气自一篇,安能事权贵谗言,使我负气不开颜。
李白就象一个浪子,往好处说是超脱豁达,说难听的则是无情无义。这是别人的负面评价,为何?他对君王不忠;对家乡不愁,;有酒喝就好,不管他是在哪里。对这样的人,我们实在不能指望他对朋友能有什么深情厚谊。(王安石语)华而不实、空洞无物的诗,别人确实也能写下、模仿,而无需仰仗谪仙的高才。
哎!何人懂李白?虽说无人知其心,可也未必如此!对君王不忠,当时随便给李白弄了个官职,专门把豪材大略的李白,去给他的贵妃写诗,反正就是一直要夸其漂亮,身为一个嫉恶如仇,自高自傲的人来说。还有什么可说的?
对家乡不愁?为何不愁,要是不愁现在十三亿甚至更多的人倒背如流的《静夜思》从何处来!若自觉简单,那就写一首比过《静夜思》。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遇事不顺,豪情未完成,何颜回故乡。(我猜测得)出于陶渊明,遇愁便喝酒。一醉梦所想,尘世接可抛。
李白的送别诗约160首左右,约占李诗总数的六分之一。送别的对象有官宦、僧道、文人学士、妻子情人、亲戚朋友等等,牵扯到各种社会关系。朋友满天下,没义气怎么能行?神仙一曲赠汪伦。
王安石怎么说那?他几乎对所有人都不顺眼,特别是浪漫主义的诗人!
我或许有些护短,但是我就这样,你也不可否认。但我希望还出一个李白的朗朗乾坤。
初二:李逸帆
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内容声明:1、本站收录的内容来源于大数据收集,版权归原网站所有!
2、本站收录的内容若侵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3、本站不接受违规信息,如您发现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清除处理!
4、本文地址:https://www.sj520.cn/ce-ylsmyjwz/178379.html,复制请保留版权链接!
一个老人,脸上,是有那么多的皱纹;满头,是有那么多的白发,皮肤,是那么的黑,这样的老人,早已送进养老院去享受了,但,事情真会这样吗,他,就是刘盛兰老爷爷,在73岁,他的故事开始了,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
写景叙事写人 2024-07-31 17:09:58
此日端午,此夜念屈原,屈原,那个浪漫主义时代的仙人,那个爱国狼烟中的烽火,他曾几度伫立于汨罗江,望江河滚滚,奔向东南,多少尘世纷纷扰扰,多少岁月蹉蹉跎跎,国家堕落,风火连绵,伫立江前,白发搔更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离骚,岁月,由他撑起国家躯壳,他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最长的浪漫主义抒情诗,显示出了他独一无二的政治才能...。
中考优秀作文 2024-07-25 22:32:40
有些辉煌,已成过去,我不知道,从山脚到山顶的路程有多远,以前看来很近,几分钟的步行,就可以轻松到达,现在看来很远,需得多个钟头,才能气喘吁吁地倒在山顶,用光力气,可是,从山顶落到山脚,不过分秒之间,那一刻,到底是在飞,还是断翼,曾经我在山顶,到底张扬,受人瞩目,满是荣光,那时,你对我很是冷淡,难得也会笑,那偶尔的笑容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我...。
想象状物散文 2024-07-21 12:54:38
我正趴在沙发上玩手机,忽然听见开门的声响,我朝门口望了一眼,是爸爸开完会回来了,他缓缓脱下外套,走到沙发前坐下,半晌,他起身,从外套里取出一包烟,点上一根,又坐了回去,对着漆黑的电视出神,这时我的游戏结束,于是望向了父亲,突然想到,我已经很少关注他了,他脸上还是一成不变的疲倦的神色,头上的皱纹浅浅的拧着,整个身子软软的塌在沙发上,嘴里...。
写人写景叙事 2024-07-20 12:55:08
善意之心,引导着善意之举,漆工顺手补好海船的漏洞,贪图的并不是回报,漆工,顺手,之劳,是对船主、对生活充满善意的体现,当张丽莉舍身扑开学生之时,她心里想的并非个人得失,,舍身救学生,之举,只不过是她对学生、对职业善意的反应,吴斌拚尽生命的最后一丝力量停稳大车,也许并不知道他的举动已经超越了生命的定义,在临终的几句话,浓浓的洋溢着他对乘...。
高考优秀作文 2024-07-15 21: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