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ID:108084时间:2024-07-15人气:
“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毛主席发表在《新青年》上的铿锵文字在很早前,便阐释着一个观点:强与弱这一组对立面,实际上并不是固化的,并非强则恒强,弱则恒弱,强与弱是能够进行转化的。“人非生而知之”,强与弱也并不是天生存在的,“强”是可以由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达成的。
诚然,个体天生的差异确实客观存在,我们都无法否定。但天生而存在的“强”与“弱”并不能永恒保持,后天是否努力才真正决定成功与否。中国女排昔日何等辉煌,但当女排的训练模式落后于世界,她们的“强”终究也在一记扣球下被打碎。而辉煌破碎之后的女排,却没有因自弱而自悲,仍能靠着不断调整的训练方式和女孩们的拼搏与决心重新冲上领奖台,再揽荣光,以弱化强。倘若没有“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的志向,女排岂可重夺桂冠?
一个国家,同样没有被天定的命运。“是故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国家的强弱并不会在一时被决定,忧劳勤勉与逸豫贪安能够为国带来全然不同的情状。正如昔日之中国,满清滥用其强,自诩天朝上国,闭关锁国故步自封,盲目排外而弱;而自近代中国始,愈来愈多新青年意识到国家积贫积弱困局,从迷惘的黑暗中觉醒起来,不再因祖国积弱而自卑,正因为他们立志发奋,勇敢地为祖国献身,风雨飘摇的中国才得以一步一步走过战乱与纷争,走向今天的繁荣昌盛。
而今,强与弱的对立转化仍然不息。国际社会的风云变幻中,已不再有哪个国家能够永远强大,新兴力量的崛起更无法被扼制。怎样使中国在世界之林中屹立——时代的接力棒即将传递到吾辈青年手中,我们更需铭记前例,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从不缺少奋进向强的人:袁隆平院士一生以禾下乘凉梦为引,领中国摆脱饥饿,我们应以他们为荣,以他们为榜样,始终不忘忧劳祖国,砥砺前行。反观那些因当今新中国已欣欣向荣,而甘自沦为胸无大志、不愿拼搏的“佛系青年”一类人,倘若都如他们这般堕落懒散,更有谁来肩负中国国运?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将美好中国梦照进现实,还看今朝少年!
内容声明:1、本站收录的内容来源于大数据收集,版权归原网站所有!
2、本站收录的内容若侵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3、本站不接受违规信息,如您发现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清除处理!
4、本文地址:https://www.sj520.cn/gs-gkyxzwwz/108084.html,复制请保留版权链接!
我放下球板,对着手中那颗被磨得光滑的球,轻声说,我赢了,球台上,乒乓球飞快地跳着,好球,周围的人群中,爆出一阵响亮的叫好声,球,应声落地,10比9,坐在裁判席上的他快速地翻过记分牌,用洪亮的声音报着相当接近的比分,我用手抹了一把头上细密的汗珠,强打起精神继续应付着对手猛烈的进攻,这是第五局了,是决定最终胜负的一局,为了争夺...。
写景叙事写人 2024-07-26 13:49:21
在竞争如此剧烈的社会,我们学会了与人竞争,时刻准备着战胜对手而胜出,我们始终认为只要能战胜别人,我们将会成功,拥有幸福,于是我们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来研究别人的所思所想,这本身就是一大令人心力交瘁的事,但这是问题的本质吗?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基因构成,决定了不同的天赋和性格,这也许是造物主的安排,社会分工的需要,不同的天赋、性格,也就是先赋...。
中考优秀作文 2024-07-25 23:10:57
今年暑假,我报名在椒江少年宫学陶艺,一转眼,一个多月的学习时间就要结束了,我在陶艺班学会了做许多东西,其中还有两件作品被老师选中,放在电窑里烧制,进行展览呢,今天是最后一次上课,在去陶艺班的路上,我一直在想,今天老师会教我们做什么呢,一进门,我就看到桌上摆放了许多头像,有的可爱,有的滑稽,有的可怕,我知道了,今天一定是做头像!开始上课...。
写人 2024-07-07 17:2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