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ID:95148时间:2024-07-13人气:
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在诸子百家中,儒家与道家的生死观各不相同,儒家强调“舍生而取义”,道家强调:“道法自然之逍遥”。人的一生都在奔波忙碌、人情是非中度过的,在这匆忙的过程中,对于即将逝去的年华,每个人都心生畏惧。
生与死,是人生起止的两个端点。人生是一条不归路,当你走到终点是,才会去想起途中的挫折、失败和遗憾,只有正确的了解生命的意义,才能够正确面对生存和死亡。
纵古观今,多少英雄豪杰精忠报国、战死沙场。又有多少文人义士弃笔从戎、杀身成仁。真正懂得生命奥秘的人,从来不觉得拥有的生命有多么可喜,也不会感觉死亡来临又多么可怕。
懂得生死的人从不问自己从哪里来,也不担心到哪里去。对待生死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屈原生活在楚国,正是战国乱世之中,国家被攻占,自己一人流落在外,但他知道,国家已经万劫不复了,而生命最好的终结就是与这一同去。于是屈原投江自尽,屈原的死即是一种殉国,也是一种无奈。而他留给人们的,是他的不朽之作——《离骚》。屈原是为他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没有实现而死的,死得其所。
死结固然值得赞美,但苟活也未必可耻。司马迁的志向,全然写进了他的《报任安书》,自己受了宫刑,却忍辱负重,周游列国、遍访名家,最终完成了“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而这,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也许,这就是他对待生死的态度吧。
真正看透生死的人,心里能够宁静淡泊,才能够对于生死有不同的看法。在生命中,每个人对生命的解读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不相同,每个人都可以以不同的形式活下去。
我想,在对待生死的问题上,态度和方式是不同的,只有当生死的大难真正来临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听到古人穿过历史沧桑传来的回音,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人若如此,则此生无憾了。
山东菏泽巨野县巨野县实验中学高三:李华锡
内容声明:1、本站收录的内容来源于大数据收集,版权归原网站所有!
2、本站收录的内容若侵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3、本站不接受违规信息,如您发现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清除处理!
4、本文地址:https://www.sj520.cn/gs-ylsqwz/95148.html,复制请保留版权链接!
人们常用,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句话来激励他人勤奋努力,这些人大多只注意到了那个,百分之九十九,,而忽略了,百分之一,;在我看来,那百分之一的灵感也许更为重要——没有灵感,再多的汗水你又往哪里去流,更何况,天才,这个称呼从古到今又有多少人能担当得起,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能够抓住那一闪而过的灵感的人实在太少了,其...。
写景叙事写人 2024-07-26 13:40:07
残阳如血落霞孤鹜临桌小坐捧一杯清茗看袅袅炊烟听淡淡风吟舍弃尘世的烦忧管它期间花开无数感受那份自然休憩心灵净化境界沉静而空旷那是一种可贵宁静尽在,,...。
日记书信笔记 2024-07-23 10:17:46
时间过得飞快,我们转眼就踏进初三这个重要的学习阶段,我们不再嘻哈大笑,不再浑浑噩噩,不再草率应付考试,我们有了新的人生目的——中考,我们有着史无前例的压力,肩负着家人和教师的殷切期望,初三,仿佛只是一个名称,不,它代表着我们的成长,意味着我们要离别,提醒着我们要拼搏,看着初一新生的朝气蓬勃,骄傲自信的脸庞,弥漫着让我们羡慕妒忌恨的青春...。
中考优秀作文 2024-07-22 19:26:09
专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出现了个标题为,活吃炸鱼,的视频,鱼嘴还在一张一合,鱼身却早已炸熟并浇上了糖醋汁,旁边的食客用筷子戳鱼,鱼头颤动,然后客人开心地大笑,那鱼该是多么痛苦地活着啊!只是人们不知道将心比心,鱼不会人的语言,只会用,鱼语,表达身体的痛楚,所以食客不知道它的痛,所以食客安心地笑着,我不禁想到人的恩,人,海豚被人穷追...。
议论说明文 2024-07-17 10:4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