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ID:129627时间:2024-07-19人气:
昨晚把村上春树的《海边的卡夫卡》读完了,本来预计要花一个月时间,结果速度超出我预料,10天便看完了,之前从来没有写过看书的读后感,这是第一次,希望献给和我有一样困惑的年轻人。
这篇读后感主要思想并不是针对书本身的,主要还是借书的内容来解剖一下自身的一些困惑和想法,买这本书看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之前并不知道《海边的卡夫卡》是写什么的,只是十天之前下班在家看《青年文摘》其中有篇文章中提到了这本书,借书中的隐喻来说明他的文章中关于自由与约束的关系,当看到自由这个字眼时我就触电了,因为最近心中正好是被这个问题所困惑的,所以就坚决的一定要看这本书,立刻马上!然后就上网在网上买了这本书。
29岁是个分岔路口,只是每个人的分岔程度各不相同,但需要面临选择是一样的,我的分岔路是上海+事业和老家+婚姻生活,未婚、事业无成,一向自由惯了,如果在上海接着打拼,就没办法照顾家里父母,无论是健康上还是经济还是精神上,也很难成家,这些是自由的反面。如果回老家去,因为有房子住,找个普通的工作,老大不小的年纪,被催促的婚姻,一路安稳,这是约束的正面。
卡夫卡开始选择了离家出走的自由,15岁的年龄做个决定是多么的舒服,远离自己不想面对的东西,独立上路,遇见好心的人,做想做的事,自由淋漓尽致。卡夫卡未完成的义务教育和与自己无关却脱不了干系的父亲被杀案。如果是隐喻,那就是我的婚姻大事,和照顾父母的责任,人总是要结婚的,谁也不想浪费时间去论证这个观点的正确性,一如义务教育总是要完成的。而父亲身体一直很差,父亲和母亲两个人可以一起自理自己的生活,本来是和自己回不回去没有关系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父亲让其回家愿望的强烈,变成越来越紧密的关系,这点又和警察到处找卡夫卡破他父亲被杀一案不谋而和。
卡夫卡第二次进到森林里本来是可以不出来的,永远过着安逸的生活。只是这种生活比较简单或者说枯燥,一如我现状再坏也还是有一次机会过安逸的生活,只是我拒绝了朋友的好意。
结尾卡夫卡决定回去对警察说清楚离家出走或者父亲被杀案的始末,因为父亲不是卡夫卡杀的,所以交代清楚后就不会有任何麻烦了。然后完成义务教育,如果把整本书缩句,就是:卡夫卡从约束中走向自己决定的自由,然后从自由中走回约束。书到这就完了。只是谁都明白,卡夫卡回到约束中与警察交代完,完成剩下的义务教育,他又自由了。更重要的是,大岛说过随时欢迎他回图书馆,还有那通电话,樱花说:你随时可以打电话给我,并且几个月后她也会回到东京。
内容声明:1、本站收录的内容来源于大数据收集,版权归原网站所有!
2、本站收录的内容若侵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3、本站不接受违规信息,如您发现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清除处理!
4、本文地址:https://www.sj520.cn/gy-xxzwwz/129627.html,复制请保留版权链接!
去年的盛夏七月,学校对面的树林里,蝉鸣声声,有些聒噪,但是那一片洒下的绿荫,却格外宁静,虽然你远去的背影已经穿过岁月的林海,变得有些模糊,但是我对你的牵挂却永不会消逝,亲爱的赵老师,那个地方,不大,也很年轻,你和我在那里度过了六年的时光,你总是站在那三尺高的地方,而我也总是坐在半米高的板凳上,静静地听你侃侃而谈,在我耳边回想的,是你在...。
中考优秀作文 2024-07-23 17:51:16
匠心是一种品质,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专注,更是值得敬畏的独特,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神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理念,三百六十行,每个人都有合适自己的行业,然而有的人能做的出彩,做的不同凡响,做的独具匠心,而有的人敷衍了事,得过且过,这是为什么,因为每个人对自己的工作态度定位不一样,工匠精神,是现在很多人缺乏的,...。
期中期末 2024-07-17 18:48:53
1986年11月12日,周少辉出生于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他天生就爱好科学,七岁开始在本村小学就读,后来升入常兴中学,上到初三第一学期时,被老师赶出了学校,不知是什么原因,因此辍学在家,去深圳打工,在环成彩印厂当了一名员工,去东莞打工,进了三个厂,都出来了,在此期间患上了精神病,就因为此病而自杀,但没有死,去北京打工,在三妈的...。
议论抒情说明 2024-07-13 12:56:13
乔治家非常穷,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乔治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家里人干活,他们没有好的干柴用来生火,于是乔治经常从树下捡干树枝当作干柴,7月晴朗的一天,母亲让乔治去拾柴,乔治欣然答应了,他要去离他们居住的村子两英里以外的树林里才能拾到柴,乔治要在那里呆上一整天,这样才能拾到更多的柴,那天天气真好,乔治干活也很卖力,随着太阳越升...。
哲理故事 2024-07-05 15:5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