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朱镕基的伯乐 经济学家名人故事

文章ID:17522时间:2024-07-05人气:

伯乐 发现 朱镕基 经济学家 名人 故事

马洪1920年5月出生于山西定襄。原名牛仁权,曾用名牛黄、牛中黄;在延安时,为准备派往外地做秘密工作的需要,由当时的中央组织部部长陈云为他把牛黄的名字改为马洪。1936年加入党所领导的牺盟会,1937年参加了同蒲铁路总工会的筹建并被推荐为同蒲铁路总工会负责人之一,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到延安,先后在中央党校和马列学院(后改名中央研究院)学习和工作。1941年担任中央研究院政治研究室研究员、学术秘书。在延安期间还担任过《共产党人》杂志的编辑。
马洪不仅是位经济学理论工作者,身上更多体现出的是一种“经济决策参与者”的角色,兼具学者与官员两种角色。
而对于马洪而言,建国前后的东北则成为了他这样一种调色板式经济生涯的真正开端。
1948年6月,马洪调往东北局政策研究室工作。当时,东北的工业经济占全国企业比重的90%,这对马洪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经济管理时间起点。马洪研究了苏联的经济理论,又结合当时东北经济的实际情况,研究出一套全国经济改革的可操作性模式。
当马洪把调研成果向时任东北局宣传部部长、财经委副主任的张闻天汇报时,张闻天十分兴奋,又要求马洪撰写了《东北经济的构成和方针》。在这篇报告中,马洪首次把东北经济划分为五种经济成分: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秋林经济”。
毛泽东在看到这份报告后,几乎完全采纳了马洪的观点。1949年3月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全部采用马洪所归纳的五种经济成分,只是将不太好理解的“秋林经济”改为用其本意“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10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也写入了这五种经济成分。一直到半个世纪后,党的十五大、十六大报告中还涉及到这五种经济成分有关的类似概念。
而就在此期间,马洪与后来曾担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朱镕基自1951年秋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即到马洪手下工作。当时马洪任东北局政策研究室主任兼东北人民政府副秘书长,23岁的朱镕基则被任命为东北工业部计划处生产计划室副主任。
此后,马洪于1952年从东北调到北京,到刚组建的国家计委工作,朱镕基也和马洪一起进京。不久,马洪出任国家计委委员兼秘书长,朱镕基则先后在国家计委燃动局和综合局工作。
很多年后,当马洪回忆起这段往事,还对自己手下出良才颇感自豪。

发现朱镕基的伯乐经济学家名人故事

发表评论

内容声明:

1、本站收录的内容来源于大数据收集,版权归原网站所有!
2、本站收录的内容若侵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3、本站不接受违规信息,如您发现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清除处理!
4、本文地址:https://www.sj520.cn/mrgswz/17522.html,复制请保留版权链接!


温馨小提示:在您的网站做上本站友情链接,访问一次即可自动收录并自动排在本站第一位!
随机文章:

乌鸦的歌为什么难听

很久很久以前,世上只有一对乌鸦,在一次鸟类歌曲世界大赛上,这对乌鸦的二重唱技压群芳,一鸣惊人,它们一曲刚刚终了,赛场就被阵阵雷鸣般的掌声、叫好声淹没了,这真是鸟类的骄傲,歌声无与伦比,别看羽毛漆黑,貌不出众,歌声却出类拔萃,比赛大厅沸腾了,乌鸦也陶醉了,组委会的评比结果正合众意,乌鸦一举夺魁,比赛结束后,各种鸟纷纷前来恭维,并...。

寓言故事 2024-07-05 12:38:3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