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家名人故事 曹雪芹口传故事采集难

文章ID:17696时间:2024-07-05人气:

故事 曹雪芹 口传 名人 文学家 采集

这些涉及曹雪芹的故事非常生动,可要想整理却并不简单。樊志斌等人在采风的过程中,几乎走遍了附近的村子,询问了十多个村民。作为民间文学,传说有它独特的特点。樊志斌称,同一个人5年前讲的内容,现在讲肯定会不一样,故事的主体虽然一样但细节会发生变化。“传说不等于历史或真实,我们在这次采风的时候,发现了很多以前没有的传说,可能是村民在这个村讲,但是在那个村就没有,给这个亲戚讲,给朋友就没讲过。还有一些老人去世了,儿子可能不会讲了,有些老人搬到城里去了,附近又没人知道。”
如今百姓的娱乐生活大大丰富了,香山一带也是如此,早已不是当年“听妈妈讲述过去的事情”的年代了。因此,很多传说年轻人很少知道,只能找当地的老一辈打听。樊志斌回忆,香山山顶有一位90多岁的老人,他讲出了贾宝玉夸袭人是“公道老儿”的由来。
“公道老儿”其实是一种植物,香山地区的人都喜欢种它。不过种它不为收获,为的是划清地界。有些人喜欢贪便宜,每年耕地的时候都往别人家多刨一点,被发现的时候还不承认。可有了“公道老儿”,一看便知道界限在哪,这块地应该是谁的。因为它的根很深,所以爱贪小便宜的人想刨走很不容易。所以当地人就称这种植物最“公道”。“曹雪芹当年在山顶住过,所以他很可能是当时知道的‘公道老儿’。只可惜我们第二年想再去找这位老人,却得知他已经去世了。”
“很多人认为曹雪芹没在白家滩待过,但山(泛指香山一带)后有一个传说,是一位九旬老人曾经讲过的。他称自己家里三代都是给关帝庙看门的。当年他想把庙门口铲平,种点东西。结果他姥爷说了句‘你知道么你铲的就是当年曹雪芹住过的房子吗’。”樊志斌称,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传说,但可惜采风时老爷子已经去世了,他们只能从女婿那得知二手版本。
采风中不免遇到嘴拙唇笨的村民,明明知道却讲不出来,或讲得都七零八落,很多细节都没了,只有几句硬邦邦的话。此外,由于拆迁,村里人一下子激增,原来只有几十人、几百人的村子,一下变成了几万人的大村。“原来一进村子打听你们村儿岁数最大的就行了,但现在进村一问,人家都说‘我不是本村人,不知道’。这样也给我们找人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文学家名人故事曹雪芹口传故事采集难

发表评论

内容声明:

1、本站收录的内容来源于大数据收集,版权归原网站所有!
2、本站收录的内容若侵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3、本站不接受违规信息,如您发现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清除处理!
4、本文地址:https://www.sj520.cn/mrgswz/17696.html,复制请保留版权链接!


温馨小提示:在您的网站做上本站友情链接,访问一次即可自动收录并自动排在本站第一位!
随机文章:

7 死神千烟

站在花尤星身边的男子,好似不食烟火的天仙,虽然说得女性化了点,,多看他一眼都是对他的污蔑,不过,谪仙一般的男子并未使得百千烟动心,他是谁,男子微微然一笑,我叫慕白,是三大元素神之中的治愈系——木神,百千烟面无表情,却有一丝丝敬佩,原来是木神慕白,久仰久仰,被无视的某柚子,花尤星,插上一句,哦哦,乃,你,素,是,小白白救的...。

初中小说 2024-08-05 17:22:3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