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屠呦呦 " 相关文章 13 条,显示最新 30 条
网站提交
屠呦呦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小时候就对中药有了深刻印象,这促使她后来去探索其中的奥秘,考大学时,屠呦呦选择药物学专业为第一志愿,她认为药物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与工具,1951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所选专业正是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她觉得生药专业最可能接近探索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领...。
名人故事
1971年10月4日,一双双眼睛紧张地盯着191号青蒿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最后成果,随着检测结果的揭晓,整个实验室都沸腾了,该样品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临危受命,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浙江宁波人,中共党员,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该院1952年年底自北京大学独立建院,2000年4月回归北京大学...。
首创性、关键作用,这就是屠呦呦获奖的最重要的原因,1967年,越南战争陷入拉锯,当时,一种可怕的瘟疫席卷战区,杀伤力之大远胜于子弹炸药,造成的非战斗性减员是战斗性减员的4—5倍,这种古老的瘟疫正是疟疾,越南方面向中国求助,1967年5月23日,全国60多家科研单位、500多名科研人员组成的科研集体,悄悄开始了一项特殊的使命,代号,52...。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作为一名生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从1955年进入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来,她几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深爱的事业中,将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回馈给党和人民,屠呦呦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
成功,在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1972年,该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这些成就并未让屠呦呦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青蒿,南北方...。
她真的爱它,一辈子只做了这一件事,屠呦呦的父亲是一位开堂坐诊的大夫,那时,每当父亲去书房看书时,屠呦呦也会坐在他旁边,装模作样摆本书看,虽然看不太懂文字部分,但是中医药方面的书,大多配有插图,童年的屠呦呦十分享受那段简单而快乐的读图岁月,也就是在这段时期,屠呦呦爱上了医学,父亲的诊所曾接诊过一位重症病人,病人已经去过不少地方医治,都...。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她的,韧劲儿,青蒿素的发现谈何容易,屠呦呦和其团队付出了怎样的艰辛,世人难以想象,如果没有锲而不舍的,韧劲儿,,科学实验难有建树,千锤万凿出深山,,学习她的,钻劲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引发疟疾的疟原虫产生了抗药性,科学家们开始寻找新药,在漫长的探索中,中国政府也启动了,523项目,,屠呦呦开创性地发现...。
屠呦呦近日赴瑞典领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颁奖之前,屠呦呦做了题为,青蒿素的发现中医给世界的礼物,的演讲,强调这不仅是授予她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她还讲述了40年前在艰苦的环境下,中国科学家努力奋斗从中医药中寻找抗疟新药的故事,并特意谈到中医药说,这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屠呦呦获得了...。
一岁一枯荣的青蒿,生,就生出希望,死,就死出价值,——题记,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每每想起这句诗,就不由得想起你——屠呦呦,眼前似是你在埋头写着报告、似是你在泥地里采集着样本、似是你在不停地摇动烧杯……时间随着它缓缓流过,为了确保安全,我们试到自己身上,大家都愿意试毒,你好,屠呦呦,敬业、无私奉献的呦呦,在做青蒿素动物实验时,曾出...。
屠呦呦的3个哥哥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作为家中唯一的女孩,屠呦呦同样从小就开始接受了完整的教育,只是,屠呦呦的学生生涯,从1946年始中断了两年多,这一年,16岁的屠呦呦经受了一场灾难的考验——她不幸染上了肺结核,被迫终止了学业,此时,经历了战乱洗礼的屠家,生活已变得十分拮据,得了肺结核,对这个小女孩的考验可想而知,所幸的是,经过两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