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ID:7309时间:2024-07-04人气:
一位想要学习玉石鉴定的青年,不远千里去找一个老玉石家学习玉石鉴定。
他见到老师傅,说明了自己的志向,希望有一天能像老师傅一样,成为玉石专家。
老师傅随手拿一块玉给他,叫他捏紧,然后开始给他讲中国历史,从三皇五帝夏商周开始讲,却一句也没有提到玉。
第二天他去上课,老师傅仍然随手交给他一块玉,叫他捏紧,又继续讲中国历史,一句也不提玉的事。
就这样,每天老师傅都叫他捏紧一块玉,光是中国历史就讲了几个星期。
接着,老师傅向年轻人讲风土人情、哲学思想,甚至生命情操。
老师傅几乎什么都讲授了,关于玉的知识却一句也不提。
而且,每天都叫那个青年捏一块玉听课。经过了几个月,青年开始着急了,因为他想学的是玉石鉴定,却学了一大堆无用的东西。
有一天,他终于鼓起勇气,想向老师傅表明,请老师傅开始讲玉的学问,不要再教那些没有用的东西。
他走进老师傅的房间,老师傅仍然像往常一样,交给他一块玉,叫他捏紧,正要开始谈天的时候,青年大叫起来:“老师傅,你给我的这一块,不是玉!”
老师傅开心地笑起来:“你现在可以开始学玉了。”
这是一个收藏玉的朋友讲给我听的故事,我很喜欢。一个人不可能什么东西都不懂,而独独懂玉的,因为玉的学问与历史、文化、美学、思想、人格都有深刻的关系。而这个世界的学问也不是有用、无用分得那么明白的。
其实体味人生不也像学着去懂一块玉吗?一个对人生没有深层体验的人,是无法获得人生的真谛的。
所以,要学玉的人,应该先认识人生。
内容声明:1、本站收录的内容来源于大数据收集,版权归原网站所有!
2、本站收录的内容若侵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3、本站不接受违规信息,如您发现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清除处理!
4、本文地址:https://www.sj520.cn/yzgswz/7309.html,复制请保留版权链接!
夜阑人静,偶尔传来几声虫鸣鸟语,天空,只有几颗星星在闪烁,皎洁的月亮也被丝丝云儿遮住了身影,此时的我正在奋笔疾书,繁重的作业压在我的心头,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放下笔,走到窗边,丝丝凉风吹抚着我的脸庞,顿时让我那颗躁动的心缓和了许多,咚,咚,咚,轻缓的敲门声打破了这一片宁静,妈妈推开房门,端着牛奶走了进来,乖宝宝,写作业累了吧,喝杯...。
中考优秀作文 2024-07-25 12:22:44
今年的大小作文仍然采用,二选一,的形式,小作文一篇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在同学聚会中描述曾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游戏,与同学们分享童年的快乐;一篇是实用文体写作,让学生结合给出的六福连环画,围绕,讲述历史故事,传送中华文明,的主题,拟写一段发言稿,大作文一篇是半命题作文,贵在真,,不限文体,诗歌除外,;一篇是让学生发挥想象,写一篇记叙文,写出发...。
中考素材题目 2024-07-24 21:43:19
夜,很静谧,月儿已依偎在云中休息了,只有我还在灰暗的书桌旁独自沉思,梳理着这次月考辉煌之后的心绪,电话铃突兀地响起,传来的是亲切而又有点陌生的声音,成绩都出来了吗?你那小骄傲的情绪是否又开始滋长了?,我有些小激动地一五一十细数着自己的,辉煌战果,电话那头的母亲回应道,不错,有进步,没有让我失望,再接再厉……,听着听着,我不由自主...。
写人叙事 2024-07-10 18:38:16
一书一世界,一卷一天堂,那些优美的文字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流金岁月、百态人生,还有坚定的信念与昂扬的斗志,畅游于名家的文思之海,碰触智者的内心世界,采摘大师的思想之花,我们便看清了眼中的世界,走进了心中的天堂,在寒假里,我读了一本好书——,朱自清散文珍藏,,在这里,我把它推荐给大家,这本书中有一篇散文非常经典,这就是描写父爱的,背影,一文...。
读观后感 2024-07-09 20:28:26
一走进碧月湖公园,美丽的景色就映入眼帘,绿油油的草坪,一旁的树随风舞动,好像在向我们打招呼,还有一个清澈见底的大湖,每个季节的碧月湖都有它的美,尤其是春天和秋天,比如春天,公园里有很多紫色的薰衣草,还有很多月季花,有很多绿地毯似的草坪,被园林师修剪的整整齐齐,每次去玩都感觉赏心悦目,秋天,那里的湖水清澈见底,微风一吹,水面会有很多小小...。
写景 2024-07-07 20:14:29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一首感恩的乐曲,那是树对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飘荡,描绘了一幅感恩的画卷,那是白云对蓝天的感恩,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给了我生命和温暖,感谢我的朋友,是他们给了我关怀和友谊,感谢我的老师,是他们给了我知识和帮助,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也是一种感情的抒发,让我们把这优秀的传统美德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吧,让大...。
期末考试 2024-07-07 13:32:47
E度网专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章虽然短小,但是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感情,我觉得文章中有几处地方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第一处是一个词,哇啦哇啦,这是在写教训小孩子,没教养,的行为时,作者批评孩子的话,这一句用的很准确、又很朴实,虽然想给孩子一个教训,但是没有用特别过激的言辞,从下文的内容上来看,其实孩子并不是真正没教养,而是惦记阿婆才脱口...。
读后感 2024-07-06 13:2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