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 哲理故事 此岸

文章ID:14077时间:2024-07-05人气:

彼岸 哲理故事

那是处地势险恶的峡谷,涧底奔腾着湍急的水流,几根光秃秃的铁索横亘在悬崖峭壁之间,当桥。山势的巍峨,涧水的轰鸣,越发烘托出桥的危险与简陋,经常有行者失手葬身涧底。

彼岸哲理故事此岸

一行四人来到桥头,一个盲人;一个聋人;两个耳聪目明的健全人。铁索桥,必须攀附了,路至此,决无退路。四个人一个接一个地抓住铁索,凌空行进。结果呢?盲人过桥了,聋人过桥了,一个耳聪目明的人过桥了。另外一个则跌下铁索桥,丧了命。

难道耳聪目明的人还不如盲人,聋人?

他的弱点恰恰缘于耳聪目明。

盲人说,我眼睛看不见,不知山高桥险,心平气和地攀索。聋人说,我的耳朵听不见,不闻脚下咆哮怒吼,恐惧相对减少很多。那么过桥的健全人呢?他的理论是,我过我的桥,险峰与我何干?急流与我何干?只管注意落脚稳固就够了。

很多时候,成功就像攀附铁索桥,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力量的薄弱,不是因为智商的低下,而是威慑环境,被周围的声势吓破了胆。

一条大河奔流在江南和塞北的分界线上,南来的、北往的人川流不息,各怀梦想。江南的鱼米和塞外的牛羊仿佛数不尽的金矿,给人产生永远不厌倦的诱惑。但是,有一个人在河边驻了脚。没有谁知道他从哪里来,南方亦或北方,只是确认他停下了。安家、造船,他在大河上摆渡。

船越造越多,生意越做越大,有一天,他悠闲地坐在芦荻飘荡的堤岸,眺望着河面上忙碌的渡船,满意地笑了。他不曾鱼米满仓,不曾放牧牛羊,但谁又能否定他没有发现金矿!

竭尽全力地探索,恰如其分地停下,在选择的目的上巩固战果,同样是成功的表现。

有一条小河,清澈见底,欢畅地穿过树丛、村庄。因为这浅浅的浪花,行走的人不得不卷起裤脚,趟河而过。年轻力壮的好心人从山里背来石块,丢在河中,以便行人能踏石通过。倘若修座桥该多好,老人不必搀扶,孩子不必背抱,穷苦的村民盼望着。

终于,一个揣着钱袋的人经过此地,村民拦住了他。“行行善,积积德,替我们修座桥吧。”

路人微笑着,轻轻摇了摇头,“也许,等我回来时可以。”

为什么现在不?

没有申辩,没有解释,没有反驳,路人依旧微笑着跨河而去。

在不曾抵达目的以前,尽可能保存好每一个铜板,尽可能不被眼前的事物牵扯,是成功的必备条件。因为前面的路说不定还很长。

发表评论

内容声明:

1、本站收录的内容来源于大数据收集,版权归原网站所有!
2、本站收录的内容若侵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3、本站不接受违规信息,如您发现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清除处理!
4、本文地址:https://www.sj520.cn/zlgswz/14077.html,复制请保留版权链接!


温馨小提示:在您的网站做上本站友情链接,访问一次即可自动收录并自动排在本站第一位!
随机文章:

火树银花 成语典故

睿宗是唐代君主中最会享乐的一位皇帝,虽然他只当了三年的皇帝,但不管什么佳节,他总要用很多的物力人力去铺张一番,供他的游玩,他每年逢正月元宵的夜晚,一定扎起二十丈高的灯树,点起五万多盏灯,号为火树,后来诗人苏味道就拿这个做题目,写了一首诗,描绘它的情形,他的元夕诗曰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季,行歌尽...。

成语故事 2024-07-05 14:39:03


TOP